蓮初梗  初丹德月   梅印 教學樓旁的一樹臘梅開花了。今天風很冷,從旁邊經過時,聞到了它的香,一種桀驁的冷香,別具風情。突然想起周老師那間簡陋小屋外的一叢臘梅了。那還是在老北川中學的時候,時常在它旁邊逗留,總會聽到藍碎花布掩映的窗戶里傳出清笛之音,或是一首首輕音樂。 喜歡周老師的溫文爾雅的氣質,如他門前的臘梅。他的字很美,記得有一次,他在黑板上寫了一個福字,突然間,就覺得被“福”的氣氛包圍了,很神奇的感覺。 他和代老師,另一個我暗自傾慕的老師,是很要好的朋友,是知己吧。周老師給代老師寫過一些詩作,很榮幸的,他曾念給我們聽。后來,代老師死于地震,周老師鐘愛的女兒也未幸免。 于是,周老師離開了這所學校,從此,也離開了三尺講臺,離開了那些傷心地。 08年后,再也沒回過學校遺址,不知那叢臘梅安好。冬來幾枝梅,暗香為誰送! +10我喜歡

前兩天,創造101的吳宣儀小姐姐拿了第一名,甜美的長相,豐富的舞臺經驗,進退得當的人際交往,還有一定的唱跳實力,幾乎是我很多時候艷羨的對象。   我們中學的時候,流行“青春疼痛文學”和郭敬明那種“四十五度角望天空”的明媚的憂傷,女主角都有著悲慘的身世,或者不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卻成為了磨礪她的人生財富,從而使她與眾不同。   比如陳都靈飾演的先天性左耳失聰的小耳朵,   比如《沙漏》里那個有神經性厭食暴食癥的莫醒醒,   比如《悲傷逆流成河》里的易遙,   比如從近期剛好完結的《泡沫之夏》里從小被收養的夏沫。   那個時候心里一直偷偷的想,為什么我的人生如此平淡,沒有什么悲慘的身世也沒有什么奇怪的病癥。   直到長大之后,見過了很多人才明白,你喜歡的男孩子也許并不會因為你與眾不同的身世而跟你發生什么奇妙的緣分,從小在愛的氛圍里長大的孩子,才會美麗純潔如水晶,吸引身邊所有的人。   比如我們人人喜歡的小王子“嗯哼”。   從小金句頻頻,小小年紀就非常紳士,《媽媽是超人》里有一期,工作人員扮演穿巫師袍的老爺爺問他真心話,“你怕媽媽變老嗎?”   嗯哼說:“我不怕,我一直都會在她身邊的,她老了我也會給她吃糖。”   看過那么多親子綜藝,一般被問到這個問題的小朋友,都會馬上變得傷心,說害怕爸爸媽媽變老。   嗯哼的回答是相對來說更成熟的答案,他能坦然的接受生老病死這個過程,并且表白說,“我會一直在她身邊的,老了也會喂她吃糖”。媽媽永遠是我心里的小公主呀。   嗯哼小小年紀就會表達自己的感情,但是更多小男孩長大變成了傻不愣登不會表達感情的“直男”。   男有嗯哼,女有多多,盡管網上曾對多多一片嘲諷,說她小小年紀心機就那么重,但實際上,她不過是遺傳了爸爸的智商和情商,并且有良好的后天引導。   上一次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是因為網友們發現多多12歲就戴戒指打耳洞。不僅如此,媽媽還發微博表揚她有勇氣去做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了。   我記得十二三歲的時候,我剛剛上初中,開始有愛美意識了,每次上街逛逛飾品店都喜歡買一些奇形怪狀的發圈。有一次,我買了一個粘了許多粉色發辮的發圈,回家之后很開心地拿出來給我媽媽看:看,媽媽,我今天買了一個好好看的發圈!   沒有想象中的笑臉,媽媽馬上沉下臉,厲聲說道:我就知道你拿錢只會買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給我好好把心思用在學習上!   看似輕飄飄的一句話,對我卻是如遭雷擊。那個發圈買來之后我一次也沒有戴過,其他好看的發圈都被我剪掉了花紋,讓它們看起來盡量平庸一些,自己買的小首飾都被我一一送了人,實在很喜歡舍不得送人的,統統鎖起來放進柜子里,自己貼了一個小小的“封”字。   12歲的多多會自己動手做耳環,能自信大方的在巴黎時裝周走秀。   22歲的我們,也許還是一個灰頭土臉的路人甲,還在努力看教程學化妝,學穿搭,面對別人的贊美依然自卑的覺得自己不漂亮。   杜江說過,:如果可以任性被寵愛,哪個孩子愿意在委屈中變懂事呢?   如果從小就生活中具備了“愛的情商和審美”,誰會愿意等到長大之后,才后知后覺地抓緊著去彌補呢?   但是我想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會因為少不經事而犯錯誤,有的人會自私,有的人會敏感,有的人看似陽光開朗實則有自己的憂郁,有的人默默無聞。大多數人都不像瑪麗蘇電視劇的女主一樣,沒有天生麗質難自棄的美貌,沒有被各種男一二三深愛的buff,沒有什么顯赫背景,也沒有完虐反派的智商或者運氣。   創造101的小姐姐們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卻都走出了自己的風格,黑胖黑胖又大方敢爭取的菊姐,怎么努力都無法趕上其他人的進度卻莫名有觀眾緣的楊超越,不是主流審美但唱跳俱佳有實力的yamy。   對很多人來說,別人眼中的你其實并沒有那么差勁,但是往往都敗在了羨慕別人的完美人生陷入了自我懷疑里。既定的事實無法改變,接受不完美的設定,才能不隨波逐流,走自己獨特的人生。   這一次,要選擇pick我自己。   原創: 容夏  愛格 +10我喜歡

小小說 “要把老子當成兒子養” 文/叢玉盛   小城里要評選十大孝星,老梁理所當然地被評上了,這本不足為奇,關鍵是他說了一句雷人之語,當即把在場的人全給“震”倒了。 那是在十大孝星表彰會上,主持人讓他發表一下獲獎感言,介紹介紹經驗。主持人說:“您十多年如一日照顧中風的父親,現在老人已九十歲高齡,請問您是怎么做到的?” 老梁原來是個領導干部,站慣了主席臺,在臺上講話也很利索,此時卻很木訥,沉默了十多秒鐘,嘴巴光蠕動出不來聲。眼看要冷場,他不管不顧地嘣出了一句話:“說來也沒什么,也就是要把老子當成兒子養!” 在場的人聽到這句話都覺得很新鮮,其實早在多年前,老梁就說過這句話,只不過那時他是對家人說的。   二十多年前,他的母親還活著,跟著弟弟住在農村老家里。后來,母親患了食道癌,弟弟就打電話把他叫到家里來。面對病入膏肓的母親,老梁直埋怨弟弟告知他得太晚了,讓母親遭受這么大的罪。弟弟反駁道:“你只知道在城里風光、享福,哪知道我伺候老人的苦!你還是檢討檢討自己吧,這一年一年的,你回來看咱娘幾趟?”老梁想想也是,自己操心著單位里幾十號人,工作太忙,確實沒回來幾趟看母親。 老梁把母親接到大醫院,又是吃藥,又是化療,病卻不見好。有一天傍晚,弟弟悄悄對老梁說:“哥,娘都這樣了,還不如給娘吃點藥算了!”老梁一時沒聽懂弟弟啥意思,說:“咱娘不是吃著藥的嗎?”弟弟說:“我說的是那種藥,娘這樣受罪,活著還不如……”老梁聽懂了,怒從心起,一巴掌朝著弟弟的臉摑過去,罵道:“混賬東西,虧你說得出口,你還是人嗎?”弟弟捂著臉還嘴道:“裝什么大尾巴狼,你們當干部的,整天說什么人性化、人性化,娘這個病,白花錢不說,你看她受這個罪,安樂一下,還不是對她好?”老梁氣得指著弟弟的鼻子吼:“滾!趕緊給我滾!” 弟弟回家去了,老梁還是沒有留住老娘的命。   俗話說禍不單行,母親走后不久,年近七十歲的父親又中風了,救是救過來了,留下了后遺癥,其智商、行動、說話就像個三歲的孩子。老梁忙著公家的事,照顧父親自然又是靠弟弟,他不過是隔三差五地把電話打到老家去,問問情況、出出主意,真正的忙幫不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弟弟的“不耐煩”也就越來越多,不是說父親屙床上了,就是說父親又把飯碗打翻了,總之是他拿父親越來越沒辦法了。老梁說:“你就不能動動腦筋,看怎么能把父親照顧好?”這樣來來回回次數多了,弟弟就對他不客氣了,搶白道:“動動腦、動動腦,你說吧,你有啥法子?”這邊老梁悶了半天,一時沒話說。在弟弟的反復逼問下,他終于說:“沒法子、沒法子,怎么沒法子?你就把老子當成兒子養,我不信養不好!” 弟弟驚愕道:“你,你這是說的什么話!” 老梁說:“什么話?這么說吧,你兒子也是打兩三歲上過來的吧?你想想那時你是怎么對他的?你那時是怎樣,現在對父親就怎樣!” 弟弟說:“兒子與老子能一樣?” 老梁說:“怎么不一樣?人老了,就又變成孩子了;當初的孩子,又變成老人了,這就叫輪回。父親對孩子,會很高興地給他穿衣服,給他喂飯,給他拿尿盆,給他擦屁股,給他洗腳丫……現在顛倒過來了,就叫做一報還一報……” 弟弟說:“對兒子能做到,對父親……難。” 老梁說:“我們已經失去母親了,再也不能過早地失去父親了!” 弟弟說:“你說得怪輕巧,別光耍嘴皮子,要不你試試!”   老梁一愣怔,可不,養老人也有自己一份哩!光顧說別人,難道自己沒責任?于是,他很快就向上級領導遞交了申請書,提前三年退居二線了,把父親從鄉下接過來,一心一意地贍養父親。 這十來年里,老梁就是把父親當成兒子待:每天三頓給父親喂飯,每周帶父親去洗一次澡,每月帶父親去理一次發。父親不高興了,他趴在地上讓父親當馬騎,逗得父親傻傻地笑;父親不好好睡覺了,他躺在父親身邊,一遍又一遍地講故事,直到父親打呼嚕……他甚至給父親買了變形金剛和水槍……每當父親像孩子似的哭鬧不止令他束手無策時,他就想想自己當初是怎么對待兒子的,于是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就有了辦法,能把父親逗得滿臉笑開了花…… 十多年過去了,老梁已年近七十,真成了老梁,也算是個老人了,可父親還在倔強地活著。每當有人稱贊他的孝心時,他就深感不安:“父母對我有十分恩,我做得再好,也回報不了十分之一恩。”   表彰會上,主持人想讓他多說幾句話,問他:“你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等你老了,干不動了,父親怎么辦?”他想了想,說:“只要父親活著,我就不會老!” 話音落地,會場上靜得出奇,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片刻之后,雷鳴般的掌聲就像旋風一樣響起來了。 作者簡介   叢玉盛:筆名風華,高級政工師。愛好文學寫作,十多年前開始發表習作,善于從平凡的生活小事捕捉真善美,先后有80篇小說、散文、隨筆、詩歌等散見于報刊和網絡平臺,在各大媒體舉行的征文競賽中多次獲獎。人生格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愿生命之樹常青。 +10我喜歡

作者:王學飛   男孩是個鄉巴佬,打小是個“山民的干活”。在他的家鄉,父祖每每快要過年的時候,都會取來梔子的果實研碎、拌水、取汁,給一種美味的糕點浸染由內到外的桔色。因此梔子這種原在山草團團圍攻下毫不起眼的小植物,卻開始在他心中,留存下許多溫馨且美好的回憶。而這種回憶,也因為一個女孩的進入,而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當這兩個世界的男女初遇,女孩天天興奮地纏著男孩,向他倒出一大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告訴他自己的愛恨情仇,描述自己此時彼刻的情感起伏。男孩卻眼見心煩,總想擺脫女孩,還把她當成“跟屁蟲”看待。男孩對女孩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在男孩看來,女孩長得既不漂亮,也缺乏溫文爾雅的氣質。男孩天生“愛鉆牛角尖”,總喜歡以貌取人。你長得像那人,男孩就把你當成那人,不管你說什么都不抵用。對于女孩,便是如此,他把女孩當成了自己兒時同村一位遠親的女兒。他小時可討厭那人,調皮、搗蛋,根本停不下來,凈在房子里亂跑,像個瘋婆娘一樣,這與男孩想要安靜、期盼別人能夠教導,及給予精神鼓勵的內心需求格格不入。在男孩看來,她們不只臉蛋長得像,張開大嘴巴說話更像。   不知光看表面,會有多少人糊涂地把酒當成了水,其他人又把水當成了酒?因為它們都同樣圣潔,同樣晶瑩剔透。   而男孩所犯錯誤略同。   “日久生情”這詞,不知是由哪位情圣最早意會的,反正男孩對女孩的感覺,就因不斷地互相接觸,而起著微妙的變化。過了一段時間,男孩才知道,自己眼前的這個女孩,應該被睜大眼睛看待。與男孩原本想象中不同的是,女孩并非是一個外向的、活潑的、樂衷于與人打交道的姑娘,她假意呈現出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應對這個浮華世界而做出的偽飾。女孩真實的自己,被層層包裹在她那嚴密的鎧甲內。畢竟居于這個主流文化泛濫成災的星球,無人想被身旁的一雙雙眼睛當成異類看待,并在身體與精神上加以隔離。她坦誠自己是一個——“喜歡同自己玩”的人,這孤獨地把自我囚禁于內心世界的活法,與男孩何其相似。(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起初女孩見到男孩養的一大堆花草,總是不停地逗他,叫他送這盆或者那盆。   這好比大人們經常同幼兒玩的游戲,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對著一個正把蘋果緊緊攥在手心的幼童說——“你能把手中的吃的東西給我嗎?”這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男孩卻誤以為,女孩在打那些的花花草草的主意,害怕自己有事一閃開,女孩就會順手牽羊地把它們中的一盆抱走。   可是,當你家被賊光顧之前,小偷會不會先去你家,對你說:“我不會去你家偷東西的,請相信我!”   人,往往只有在犯賤之后,才會懂得什么叫“尊重”。當女孩把自個送上門時,男孩不要,故意對她冷漠,總叫她傷心難過,等到女孩不再纏他,甚至與他保持一定距離后,男孩才發覺自己已經開始愛上女孩。就像整天被家人各種念叨而心煩,超級想念自由自在沒人管的生活,但離家沒兩天又覺得無人關心,而開始深深掛念那種。   但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就像空缸里的金魚只剩下最后一口氣,才明白水的重要。魚開始知道自己缺水,水卻不再缺魚。(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于是男孩試著對女孩表白自己的心跡。或許在旁觀者看來,這是一種愚蠢的不合時宜的舉動。但男孩已經顧不上那么多了,他害怕失去女孩,想要用甜言蜜語贏回女孩的心。在男孩看來,只要自己的情感足夠真摯,自己情書上的字眼足夠浪漫,就一定能夠可以狂瀾。   一切美好都已煙消云散,余留下來的,只有空氣以及希望幻滅后的癡想。被故意摔破的玻璃瓶子,終因裂痕太大,而無法復原。雖在夢中,男孩可以同女孩再次復合,甚至和她喜結連理,乃至共同撫育幼子,可現實卻殘忍到將所有夙愿一一活埋。   最后,女孩送了一棵水養的梔子給男孩,作為這段情誼的告別。也許,女孩也珍視過這份曾經只屬于彼此的情感,因此才會想著留下什么。害怕男孩會遺忘自己,才將自己內心最深刻卻又最矛盾的情感,灌注于一棵柔弱的梔子,讓它與男孩相伴,叫它在窗臺上看著男孩,就像自己在看著男孩一樣。但女孩又看似決意離去,或許她又在等待著什么?這天底下近乎所有女人,都一樣復雜難懂。男孩只能百般猜測,而這“女人心,海底針”仍舊難尋。造物主得給男孩怎樣的天賦,才能穿透重重迷霧將它看清?   男孩傷心透頂,他刪掉了與女孩的聯系方式,所有他發出去的和女孩回復的短信、電子郵件,因為將它們拼湊而成的每一個句子,都會勾起他內心深處痛苦的回憶。他覺得自己是個無用的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敗將。   普通人的最大夢想,除了成功的營生,就是幸福美滿的愛情。現在愛情已死,人生也就被撕開了一道深深的傷口。或許今后,男孩可以從另一異性身上重新體會到愛情的狂喜,但女孩,與她相伴沒有多長時間的女孩,卻在男孩的心中,烙下了大塊大塊的深刻印記,以至此生難忘。   N年已逝,男孩不管云游到哪里,都會帶著女孩留給他的梔子。每每回想起以前在一起的甜蜜時光,男孩都會傻樂個不管,暖流也再次流淌于他早已冰冷的心田。男孩不斷想起女孩那時的嘮叨與煩擾,那曾經他避之猶恐不急的事,如今襯托著他此刻了無邊際的孤獨。   不是每個女性,都能給男孩這種感覺。轉個不停的地球,稍微晃動一下身子,就把女孩從男孩身邊帶走。還好,至少留下了圣潔的愛。男孩則將自己對女孩的難以抹去的愛意,都寄托在了小小的梔子身上。男孩已經把梔子當成是女孩的象征,好像女孩從來都沒有離開過自己。   哪怕一刻! +10我喜歡


曾新欣的好康推薦41151許傑紫的必買購物清單王孟修的優質好物推薦11382陳郁婷的好物推薦平台
陳孟玫的優質必買清單14251 黃妤桓的推薦評比好物 放生 (2)夏子芸的推薦評比好物 陳鴻裕的熱門嚴選64757 寧愿笑著放手,也不要哭著堅守 (2)吳光茵的推薦購物清單 傅美恒的推薦評比好物21177 “漂泊”的那些年 (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4jwcs8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